职业暴露应急预案
2019-12-16 11:12:58
1目的
为有效应对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,确保人员安全,结合我科实际情况,制定本预案。
2 适用范围
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程序。
3 职责
3.1成立安全管理小组,由科主任及各专业组人员组成。
组长:科主任。
组员:科副主任及各专业组人员。
3.2安全管理小组职责
3.2.1负责做好突发事件期间值班和工作协调部署;
3.2.2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工作处置;
3.2.3负责事件发生后,各部门人员召集和处置工作安排;
3.2.4负责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的对外协调和联络;
3.2.5工作现场一旦发现人员伤害,立即组织抢救,以最快速度抢救伤员和受损害物品;
3.2.6负责事件处置后的总结评估和上报工作。
4 程序与步骤
4.1化学污染:
4.1.1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。
4.1.2到急诊科就诊,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。
4.1.3
4.2针刺伤
4.2.1被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,应当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,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,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;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。
4.2.2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,并包扎伤口。
4.2.3紧急处理后报告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(85988323)。并对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登记(职业暴露登记表),登记内容包括暴露日期、暴露类型、暴露者姓名、科室、基本身体情况等,并网络上报不良事件。
4.2.4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,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。
4.2.5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,应尽快在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,并于4~6周后检测HCV的RNA。
4.2.6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,应及时找相关专家(市五院)就诊,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,并尽快检测HIV抗体,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进行周期性
复查。
4.3皮肤、粘膜、角膜被污染
4.3.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、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,应立即用皂液和流动水冲洗。
4.3.2若患者的血液、体液意外进入眼睛、口腔,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
4.3.3及时到急诊科就诊,请专科医生诊治。
4.3.4紧急处理后报告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(85988323)。并对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登记(职业暴露登记表),登记内容包括暴露日期、暴露类型、暴露者姓名、科室、基本身体情况等,并网络上报不良事件。
4.4灼伤
4.4.1碱类灼伤:
4.4.1.1皮肤: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,再用1-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。
4.4.1.2眼睛:被碱灼伤时应先用洗眼器冲洗,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-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,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。
4.4.2酸类灼伤:
4.4.2.1一般酸灼伤:皮肤被一般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。彻底冲洗后可用2-5的碳酸氢钠溶液、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,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,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。
4.4.2.2浓硫酸灼伤: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,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,应先用干抹布擦去浓硫酸,然后再用清水冲洗。
4.4.2.3强酸灼伤:强酸溅入眼内,用洗眼器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,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,立即送眼科治疗。
4.4.3 紧急处理后报告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(85988323)。并对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登记(职业暴露登记表),登记内容包括暴露日期、暴露类型、暴露者姓名、科室、基本身体情况等,并网络上报不良事件。
4.5标本污染
4.5.1棉质工作服、衣物有明显污染时,可随时用500mg/L有效氯消毒液,浸泡30-60分钟,然后冲洗干净。
4.5.2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,用2000mg/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,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,保持30-60分钟,再擦除,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。
4.5.3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,选用适当的方法。

- 河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是一个规模较全,设备先进,技术力量雄厚...详细》